-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治一身,省恩德之行,多伤害之操,则交党疏绝,耻辱至身。 出自 《论衡·非韩》
- 自信者不可以诽誉迁也,知足者不可以势利诱也 出自 《淮南子·诠言训》
- 国家立法,不可不严。有司行法,不可不恕。 出自 《格言联璧·从政类》
- 邹君患之,问左右,左右曰:君好服,百姓亦多服,是以贵。 出自 《韩非子·说五》
- 以富贵而下人,何人不尊?以富贵而爱人,何人不亲? 出自 《孔子家语·六本》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出自 《礼记·学记》
- 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 出自 《荀子·礼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 《论语·颜渊篇》
-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出自 《吕氏春秋·纪·季冬纪》
- 嘉靖辛卯,余自南都下第归,闭门扫轨,朋旧少过。 出自 《尚书别解序》
- 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 出自 《列子·黄帝》
- 今天下之士君子,将犹多皆疑惑厚葬久丧之为中是非利害也。 出自 《墨子·22章 节用(下)》
- 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出自 《荀子·非相》
-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出自 《中庸·第十四章》
-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出自 《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五年》
-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出自 《论语·子罕篇》
- 为学无间断,如流水行云,日进而不已也。 出自 《围炉夜话·第十四则》
- 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 出自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
- 故社,祭社也;稷、祭稷也;郊者,并百王于上天而祭祀之也。 出自 《荀子·礼论》
- 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出自 《列子·黄帝》
- 一草一木皆有理 出自 《近思录·卷三·致知》
-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出自 《论语·宪问篇》
-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出自 《礼记·学记》
-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出自 《礼记·杂记下》
- 志云:泉中落日照见有石马,故名。 出自 《徐霞客游记·游大理日记》
-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 出自 《庄子·外篇·刻意》
- 是故退睹其万民,饥即食之,寒即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出自 《牡丹亭记题词》
-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出自 《菜根谭·概论》
- 夫治世之事,急者不得,则缓者非所务也。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出自 《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九》
- 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羆、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鹖、鹰、鸢为旗帜,此以力使禽兽者也。 出自 《列子·黄帝》
- 处事要代人作想,读书须切己用功。 出自 《围炉夜话·第五则》
- 目前贫富非为准,久后穷通未可知。 出自 《醒世恒言·卷一》
- 善疑人者,人亦疑之;善防人者,人亦防之。 出自 《郁离子·卷三》
- 气和暖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出自 《菜根谭·概论》
- 崇峻不凌霄,则无弥天之云。 出自 《抱朴子·外篇·广譬》
-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出自 《礼记·儒行》
- 夫见乱而不惕,所残必多,其饰弥章。 出自 《国语·周语·太子晋谏灵王壅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