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古诗文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出自先秦的《
礼记·学记
》
译文
会提问的人,像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这样,问题就会容易解决;不会提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
相关名句
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若小人之自新。
菜根谭·概论
譬之医者,虽熟于方论,而不能切脉用药,则于疾痛奚益哉!
元史·列传·卷二十四
浅见之家,偶知一事,便言已足
抱朴子·内篇·微旨
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
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木屑竹头,皆为有用之物;牛溲马勃,可备药石之资。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
世风之狡诈多端,到底忠厚人颠扑不破;末俗以繁华相尚,终觉冷淡处趣味弥长。
围炉夜话·第八九则
凡与敌战,若审知敌人有可胜之理,则宜速进兵以捣之,无有不胜。
百战奇略·第六卷·进战
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
列子·说符
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
郁离子·卷四
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韩非子·观行
猜您喜欢
或誉人而适足以败之,或毁人而乃反以成之。
淮南子·人间训
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敦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
淮南子·兵略训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格言联璧·接物类
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围炉夜话·第七八则
贫不学俭,卑不学恭。
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一
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之所以与天下为画一,不以贵贱亲疏而轻重者也。
贞观政要·卷八·论刑法
禽兽之智有自然与人童者,其齐欲摄生,亦不假智于人也。
列子·黄帝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论语·子张篇
治难於其易,去恶於其微,不伐善以长乱,不操柯而犹豫焉。
抱朴子·外篇·用刑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英雄。
菜根谭·概论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蒋贻恭
虞似良
江采萍
魏泰
彭孙遹
苏佑
陈寿
黄简
刘学箕
曹贞吉
俞樾
刘将孙
刘开
史鉴
吴翌凤
吴西逸
顾德润
谢混
秘演
吕止庵
谭宣子
李昉
张宁
胡祗遹
林景熙
吴淑姬
张裕钊
侯文曜
卞元亨
李贽
古籍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