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出自 《三十六计·敌战计·李代桃僵》
-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出自 《墨子·兼爱中》
- 则伍胥犹存;固贞石之心,则公闾尤愧,时幸洛滨之观,信乎兹言。 出自 《晋书·陶潜传》
- 夫儒生,礼义也;耕战,饮食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故圣人者,由近知远,而万殊为一;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出自 《淮南子·主术训》
- 要知身修而后家齐,夫义自然妇顺。 出自 《幼学琼林·夫妇》
- 怪人不知理,知理不怪人。 出自 《增广贤文·下集》
- 半夜醒来吹铁笛,满天明月满林霜。 出自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二(5)》
- 教小儿宜严,严气足以平躁气 出自 《围炉夜话·第八则》
- 钱能福人,亦能祸人,有钱者不可不知;药能生人,亦能杀人,用药者不可不慎。 出自 《围炉夜话·第一七二则》
- 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 出自 《鬼谷子·鬼谷子·抵巇》
- 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 出自 《荀子·天论》
- 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 出自 《孔子家语·六本》
- 当路莫栽荆棘草,他年免挂子孙衣。 出自 《随园诗话·卷四》
- 故群臣之言外事者,非有分于从衡之党,则有仇雠之忠,而借力于国也。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 出自 《夜航船序》
- 是真难假,是假难真。 出自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 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出自 《宋史·列传·卷八十六》
-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出自 《礼记·中庸》
- 事当快意时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出自 《格言联璧·持躬类》
- 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 出自 《韩非子·用人》
- 俭,德之恭;侈,恶之大。 出自 《旧唐书·列传·卷四十六》
- 心治则百节皆安,心扰则百节皆乱。 出自 《淮南子·缪称训》
-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出自 《尚书·虞书·舜典》
- 人怕出名猪怕壮 出自 《红楼梦·第八十三回》
- 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出自 《牡丹亭记题词》
-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出自 《尚书·周书·君陈》
- 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 出自 《幼学琼林·卷一·天文》
- 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 出自 《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
-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出自 《旧五代史·后晋·列传十三》
- 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德术正静,其莫之极。 出自 《鬼谷子·鬼谷子·符言》
- 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厌者,世态炎凉。 出自 《幼学琼林·卷一·岁时》
- 今吾将正求与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为正,是以聪耳明目相与视听乎?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出自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出自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 出自 《晋书·陶潜传》
- 是以天下之众,其谈言者务为辨而不周于用,故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行身者竞于为高而不合于功,故智士退处岩穴,归禄不受,而兵不免于弱,政不免于乱,此其故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虽吾之心,亦不知所以。 出自 《列子·黄帝》
- 教化之行,兴于学校。 出自 《金史·列传·卷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