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眼不识泰山。 出自 《水浒传·第二回》
-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出自 《牡丹亭记题词》
- 一家饱暖千家怨 出自 《增广贤文·下集》
- 飨,尚玄尊而用酒醴,先黍稷而饭稻粱。 出自 《荀子·礼论》
-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出自 《管子·治国》
-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出自 《增广贤文·下集》
-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出自 《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
- 由此观之,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六合之内,一人之制也。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 出自 《尚书·商书·仲虺之诰》
- 此乃慕自亲仁义之祸。 出自 《韩非子·说五》
- 福莫大于无祸,祸莫大于邀福。 出自 《格言联璧·悖凶类》
- 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 出自 《商君书·兵守》
- 国无小,不可易也。无备,虽众不可恃也。 出自 《左传·僖公·僖公二十二年》
- 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矣。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有理言自壮,负屈声必高。 出自 《警世通言·卷十五》
-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出自 《三十六计·敌战计·李代桃僵》
-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出自 《墨子·兼爱中》
- 则伍胥犹存;固贞石之心,则公闾尤愧,时幸洛滨之观,信乎兹言。 出自 《晋书·陶潜传》
- 夫儒生,礼义也;耕战,饮食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故圣人者,由近知远,而万殊为一;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出自 《淮南子·主术训》
- 要知身修而后家齐,夫义自然妇顺。 出自 《幼学琼林·夫妇》
- 怪人不知理,知理不怪人。 出自 《增广贤文·下集》
- 半夜醒来吹铁笛,满天明月满林霜。 出自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二(5)》
- 教小儿宜严,严气足以平躁气 出自 《围炉夜话·第八则》
- 钱能福人,亦能祸人,有钱者不可不知;药能生人,亦能杀人,用药者不可不慎。 出自 《围炉夜话·第一七二则》
- 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 出自 《鬼谷子·鬼谷子·抵巇》
- 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 出自 《荀子·天论》
- 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 出自 《孔子家语·六本》
- 当路莫栽荆棘草,他年免挂子孙衣。 出自 《随园诗话·卷四》
- 故群臣之言外事者,非有分于从衡之党,则有仇雠之忠,而借力于国也。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 出自 《夜航船序》
- 是真难假,是假难真。 出自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 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出自 《宋史·列传·卷八十六》
-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出自 《礼记·中庸》
- 事当快意时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出自 《格言联璧·持躬类》
- 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 出自 《韩非子·用人》
- 俭,德之恭;侈,恶之大。 出自 《旧唐书·列传·卷四十六》
- 心治则百节皆安,心扰则百节皆乱。 出自 《淮南子·缪称训》
-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出自 《尚书·虞书·舜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