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公诛之,韩子是之,是谓人无性行,草木无质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贵耕战而贱儒生,是弃礼义求饮食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故礼义在身,身未必肥;而礼义去身,身未必瘠而化衰。 出自 《论衡·非韩》
- 赏无功,杀无辜,韩子所非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魏有法度,秦必不畏,犹童子操刃,孟贲不避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人之释沟渠也,知者必溺身。 出自 《论衡·非韩》
- 韩子之言,与法相违。 出自 《论衡·非韩》
- 非子产持耳目以知奸,独欲缪公须问以定邪。 出自 《论衡·非韩》
- 人同性,马殊类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今缪公贵子思,贱厉伯,失贵贱之宜,故非之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夫执不仕者,未必有正罪也,太公诛之。 出自 《论衡·非韩》
- 谓世衰难以德治,可谓岁乱不可以春生乎? 出自 《论衡·非韩》
- 由此言之,太公不诛二子,齐国亦不皆不仕。 出自 《论衡·非韩》
- 夫拜谒,礼义之效,非益身之实也,然而韩子终不失者,不废礼义以苟益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然则太公诛二子,无益於化,空杀无辜之民。 出自 《论衡·非韩》
- 夫志洁行显,不徇爵禄,去卿相之位若脱躧者,居位治职,功虽不立,此礼义为业者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贪,故能立功;骄,故能轻生。 出自 《论衡·非韩》
- 今儒者之操,重礼爱义,率无礼义士,激无义之人。 出自 《论衡·非韩》
- 自是之後,君贵子思而贱子服厉伯。 出自 《论衡·非韩》
- 此所谓文武张设,德力具足者也,事或可以德怀,或可以力摧。 出自 《论衡·非韩》
- 今哭夫已死,不哀而惧,是以知其有奸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烦劳人体,无益於人身,莫过跪拜。 出自 《论衡·非韩》
- 举王良之法与宋人之操,使韩子平之,韩子必是王良而非宋人矣。 出自 《论衡·非韩》
- 君问庞是子,子服厉伯对以其过,皆君〔之〕所未曾闻。 出自 《论衡·非韩》
- 使韩子善干木阖门高节,魏文式之,是也;狂谲、华士之操,干木之节也,善太公诛之,非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韩子曰:布帛寻常,庸人不择;烁金百镒,盗跖不搏。 出自 《论衡·非韩》
- 韩子之术,明法尚功。 出自 《论衡·非韩》
- 夫治人不能舍恩,治国不能废德,治物不能去春。 出自 《论衡·非韩》
- 韩子非儒,谓之无益有损,盖谓俗儒无行操,举措不重礼,以儒名而俗行,以实学而伪说,贪官尊荣,故不足贵。 出自 《论衡·非韩》
- 太公之术,致劫杀之法也;韩子善之,是韩子之术亦危亡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韩子之术不养德,偃王之操不任力。 出自 《论衡·非韩》
- 孟贲怒,而童子修礼尽敬,孟贲不忍犯也。 出自 《论衡·非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