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亲有道矣,而爱为务;朝廷有容矣,而敬为上;处丧有礼矣,而哀为主;用兵有术矣,而义为本。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由此观之,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六合之内,一人之制也。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故圣人者,由近知远,而万殊为一;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睢出羽山。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晚世风流俗败,嗜欲多,礼义废,君臣相欺,父子相疑,怨尤充胸,思心尽亡,被衰戴经,戏笑其中,虽致之三年,失丧之本也。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兵革羽旄,金鼓斧钺,所以饰怒也。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夫人相乐无所发贶,故圣人为之作乐以和节之。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故小而行大,则滔窕而不亲;大而行小,则狭隘而不容;贵贱不失其体,而天下治矣。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汉出蟠冢。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故闭四关则身无患,百节莫苑,莫死莫生,莫虚莫盈,是谓真人。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雒棠、武人在西北贩,硥鱼在其南。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凡海外三十六国。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淄出目饴。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于是天下广陕险易远近始有道里。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晚世之时,帝有桀、纣,为琁室、瑶台、象廊、玉床,纣为肉圃、酒池,燎焚天下之财,罢苦万民之力,刳谏者,剔孕妇,攘天下,虐百姓。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西王母在流沙之濒。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自西北至西南方,有修股民,天民,肃慎民,白民,沃民,女子民,丈夫民,奇股民,一臂民,三身民。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流遁之所生者五。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济出王屋。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煎熬焚炙,调齐和之适,以穷荆吴甘酸之变;焚林而猎,烧燎大木;鼓橐吹埵,以销铜铁;靡流坚锻,无猒足目;山无峻干,林无柘梓;燎木以为炭,燔草而为灰;野莽白素,不得其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凿汗池之深,肆畛崖之远,来谿谷之流,饰曲崖之际,积牒旋石,以纯修碕,抑淢怒濑,以扬激波,曲拂邅迥,以像湡浯,益树莲菱,以食鳖鱼,鸿鹄粱鹔鷞,稻粱饶徐,龙舟鹢首,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 出自 《淮南子·道应训》
- 及伪之生也,饰智以惊愚,设诈以巧上,天下有能持之者,有能治之者也。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大钟鼎,美重器,华虫疏镂,以相缪紾;寝兕伏虎,蟠龙连组;焜昱锗眩,照耀辉煌;偃蹇寥纠、曲成文章;雕琢之饰,锻锡文铙;乍晦乍明,抑微灭瑕;霜文沈居,若簟籧篨;缠锦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故钟鼓管箫,干戚羽旄,所以饰喜也。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此五者,一足以亡天下矣。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浚出华窍。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后稷拢在建木西,其人死复苏,其半鱼在其间。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故兵者所以讨暴,非所以为暴也;乐者所以致和,非所以为淫也;丧者所以尽哀,非所以为伪也。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逮至衰世,人众财寡,事力劳而养不足,于是忿争生,是以贵仁。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晚世学者,不知道之所一体,德之所总要,取成之迹,相与危坐而说之,鼓歌而舞之,故博学多闻而不免于惑。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古者天子一畿,诸侯一同,各守其分,不得相侵。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神明定于天下而心反其初,心反其初而民性善,民性善而天地阴阳从而包之,则财足而人澹矣,贪鄙忿争不得生焉。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推移而无故,在内而合乎道,出外而调于义,发动而成于文,行快而便于物。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湍池在昆仑。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淮出桐柏山。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当此之时,无庆贺之利,刑罚之威,礼义廉耻不设,毁誉仁鄙不立,而万民莫相侵欺暴虐,犹在于混冥之中。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