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我不去做那河西县尉,不愿渡那奉迎官长的悲惨凄凉小人生涯。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再说我很害怕趋奉奔走的礼节,就权且在率府落得个清闲自在吧。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喜欢饮酒就应该有微薄的俸禄, 狂吟放歌托庇于圣明的朝廷。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原来想回家乡的兴致已尽,回过头来面对那暴风,不禁惟有叹息而已。
参考资料
-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1-52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qū)走¹,率府且逍遥。
¹趋走:犹奔走,指侍候上司。
耽(dān)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biāo)。
参考资料
-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1-52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为,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被任河西县尉,他不肯作,才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正八品下)。这是一个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钥的官儿,和他平素“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未免相差太远,杜甫有点啼笑皆非,所以便写了这首自我解嘲的诗来赠自己。则此诗当作千天宝十四载(755年)十月前后。
这首诗名虽为“戏赠”,实际上杜甫的心情很伤心、愤懑和无奈,寓讽于“戏”中。素怀“致君尧舜上”宏志的杜甫,得到“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样一个小官,品秩是从八品下,长安困守十年,却换来如此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未免使得诗人心寒,然而迫于生计,却只好屈就,本诗中流露出其授官后这种既不情愿又感无奈的复杂心情。
这首八句流衍而下,一脉相承。诗人首联写不做河西尉的原因:县尉对待官长要巴结逢迎,对待百姓则要鞭打逼榨,并且有时候自身也难免要受到鞭笞之辱。颔联写诗人任右卫卒胄曹比县尉至少要自由一些。诗人并不是贪图个人的逍遥,而是一句牢骚、反讽语,表达了自己的无奈。颈联说明了诗人任率府的原因:有俸禄可以买酒,在当今圣明的朝廷的托庇下可以纵饮狂歌,无所顾忌。这里其实是牢骚语、语,也就是“戏语”,杜甫当官并不是为了那点俸禄,但这样的闲散微小官职,又怎能做出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大事。杜甫此时的家在奉先,因为这个官职的羁绊而不能回家,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1-52
- 2、(唐)杜甫著·杜甫诗集 插图本 增订版:凤凰出版社,2013年7月
- 3、凌朝汉著·洗石集: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 4、王新龙编著·杜甫文集 2: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8月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不去做那河西县尉,不愿渡那奉迎官长的悲惨凄凉小人生涯。
再说我很害怕趋奉奔走的礼节,就权且在率府落得个清闲自在吧。
喜欢饮酒就应该有微薄的俸禄, 狂吟放歌托庇于圣明的朝廷。
原来想回家乡的兴致已尽,回过头来面对那暴风,不禁惟有叹息而已。
注释
趋走:犹奔走,指侍候上司。
参考资料
-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1-52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被任河西县尉,他不肯作,才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正八品下)。这是一个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钥的官儿,和他平素“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未免相差太远,杜甫有点啼笑皆非,所以便写了这首自我解嘲的诗来赠自己。则此诗当作千天宝十四载(755年)十月前后。
参考资料
-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1-52
赏析
这首诗名虽为“戏赠”,实际上>杜甫的心情很伤心、愤懑和无奈,寓讽于“戏”中。素怀“致君尧舜上”宏志的杜甫,得到“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样一个小官,品秩是从八品下,长安困守十年,却换来如此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未免使得诗人心寒,然而迫于生计,却只好屈就,本诗中流露出其授官后这种既不情愿又感无奈的复杂心情。
这首八句流衍而下,一脉相承。诗人首联写不做河西尉的原因:县尉对待官长要巴结逢迎,对待百姓则要鞭打逼榨,并且有时候自身也难免要受到鞭笞之辱。颔联写诗人任右卫卒胄曹比县尉至少要自由一些。诗人并不是贪图个人的逍遥,而是一句牢骚、反讽语,表达了自己的无奈。颈联说明了诗人任率府的原因:有俸禄可以买酒,在当今圣明的朝廷的托庇下可以纵饮狂歌,无所顾忌。这里其实是牢骚语、语,也就是“戏语”,杜甫当官并不是为了那点俸禄,但这样的闲散微小官职,又怎能做出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大事。杜甫此时的家在奉先,因为这个官职的羁绊而不能回家,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1、(唐)杜甫著·杜甫诗集 插图本 增订版:凤凰出版社,2013年7月
- 2、凌朝汉著·洗石集: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 3、王新龙编著·杜甫文集 2: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8月
简析
《官定后戏赠》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写不做河西尉的原因;颔联写诗人任右卫卒胄曹比县尉至少要自由一些。他并不是贪图个人的逍遥,而是一句牢骚、反讽语,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后两联说明诗人任率府的原因。他有点啼笑皆非,困守长安十年,却换来如此结果,但迫于生计,却只好屈就。所以便写了这首自我解嘲的诗来赠自己。全诗情感苦涩,流露出诗人授官后既不情愿又感无奈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