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古诗文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出自先秦的《
荀子·王霸
》
译文
治理国家的君主,得到百姓出力种地的就富足,得到百姓拼死作战的就强大,得到百姓称赞颂扬的就荣耀。
相关名句
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韩非子·主道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卫灵公篇
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易传·文言传·乾文言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资治通鉴·魏纪五
端阳竞渡,吊屈原之溺水;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灾。
幼学琼林·卷一·岁时
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庄子·杂篇·让王
志有所存,顾不见泰山;思有所至,有身不暇徇也。
论衡·卷二十八·书解篇
为学不外静敬二字,教人先去骄惰二字。
围炉夜话·第一四八则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
淮南子·汜论训
有理言自壮,负屈声必高。
警世通言·卷十五
猜您喜欢
立身一败,万事瓦裂
新唐书·列传·卷九十三
君子贵其身而后能及人,是以有礼。
左传·昭公·昭公二十五年
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闲情偶寄·种植部·草本第三
后稷拢在建木西,其人死复苏,其半鱼在其间。
淮南子·地形训
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
尚书·周书·秦誓
夫保始之徵,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
庄子·德充符
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
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
国语·越语·越兴师伐吴而弗与战
仁之所在,天下归之。
六韬·文韬·文师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包拯
罗大经
雷应春
安邑坊女
夏言
幼卿
张渊懿
任翻
陈凤仪
连文凤
郭麐
蒋贻恭
虞似良
江采萍
魏泰
彭孙遹
苏佑
陈寿
黄简
刘学箕
曹贞吉
俞樾
刘将孙
刘开
史鉴
吴翌凤
吴西逸
顾德润
谢混
秘演
古籍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