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终身之丑:一生的丑恶行为
成语耒耨之利:耒耨:农具。比喻耕作所得的利益
成语方外之人: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
成语屠龙之伎:比喻虽有很高造诣却不切实用的技能。
成语饿虎之蹊:比喻非常危险的处所。
成语他山之石: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成语中冓之言:中冓:内室。内室的私房话。也指有伤风化的丑话。
成语肤寸之地:肤寸:古代长度单位,1肤=4寸。指面积狭小的土地
成语畴咨之忧:畴咨:访问、访求。指人才难求的忧虑。
成语亢极之悔: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成语庙垣之鼠:庙:王宫的前殿;垣:矮墙。宫墙里的老鼠。比喻帝王身边得势的小人
成语置水之清:置:放。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成语何罪之有:即“有何罪”,有什么罪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清白无辜,没有过错。
成语桑梓之地:桑梓:种在宅院的桑树、梓树。指故乡
成语妇人之仁:仕: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